正当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相对低迷的状况令业内人士忧虑。在本世纪取得辉煌业绩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继续新世纪之旅?传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乳汁,如何滋润走向现代化的中华儿女?许许多多人关心着、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于是,在春花绽开的日子,近两百名专家学者聚集在复旦大学,共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未来。
作为召集人,著名学者、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说,很久以来,他一直在等待学界同仁坐在一起认真研讨问题的时机,这样的时机终于因为教育部批准成立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而来临。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基地,召集全国第一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研讨会”,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自然应者如云,并且带来了对学术前景、学科建设的真知灼见。
现在的年轻人对古代文学兴趣减弱,这并不证明这份伟大的遗产失去了生命力。关键在于——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术品格。
有许多例证表明,现在的年轻人对古代文学兴趣减弱。但是,我们有更充分的理由相信,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将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学者们面临的持久战是,这门学科不仅要存在,而且要随着时代的车轮滚动发展。从这一点出发,一些学者提出了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术品格的命题。
一个时代理应形成一个时代特有的学术品格,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唐代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都能代表一代学术品格。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走出长达上千年之久的传统研究方法的约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这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借助于外来思想文化的推动和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取得了辉煌成就,孕育了一批国学大师,确立了一套流传至今的学科系统和学术思路。那么,在21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建立起具有自己时代特征的学术品格呢?
南昌大学王德保教授认为,首先要确立学术规范、批评机制。这种规范和机制应该具有权威性,为学界所认同,使一些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成果脱颖而出。在目前充斥“水货”的氛围下,这样的机制有利于保持学术的纯洁性;其次,应该提倡创新。以文学史的写作为例,虽然七、八十年代起,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一度响彻学术界、许多高校也都编写了自己的文学史,但是,由于缺乏新的视角、观点、方法,所以仍然难以超越前人。
学者们说,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的诞生、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新的文学思潮的出现,无不包含着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动。现在,我们应该破除因袭的惰性和陈旧的观念,用创新的意识激发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活力,建立起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品格。
在学校教学中增加古代文学的比重,采取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使学生产生共鸣进而领会古代文学的魅力。
学者们清醒地看到,在全球经济浪潮中,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应该从实际出发,苦练内功,增加活力。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改革古代文学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加大古代文学作品的比重,用赏析的办法使学生和古代文学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并进而领会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扩大古代文学及其研究著作的阅读量。几十年来采用的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加作品分析的“文学史模式”,牺牲了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已经到了不能不改的地步。在这方面,继复旦大学章培恒、骆玉明教授主笔的《中国文学史》作出被学界公认的突破之后,复旦大学郑利华教授等正着手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希望能在古代文学教授和古代知识传播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改革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有些大学采取了灵活的授课方式,让老师们从自己的研究课题出发,对文学史进行讲座式的分段授讲,学生们因为真知灼见的诱导对古代文学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老师们因为知音的欣赏激发了进一步研究的动力,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性。
像是回应学者们的见解,日前,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在北京大学激起强烈反响。学生们评价说,这种演出形式是嫁接出来的艺术,把久远的文化同现代人的距离拉近了。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资源共享,开拓视野,提高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效率。
不少专家学者从自身的实践出发,提出应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资源共享,扩大交流,开拓视野,提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效率。
早在80年代初期,在计算机技术开始进入一些发达国家的人文科学领域时,钱钟书先生就提出,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应该尽快采用这种新兴手段。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范子烨教授认为,钱先生当时所指,就是如今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古籍电子化。电子化古籍便于检索、拷贝、数理统计和资源共享,从而为研究者提供最为便利的条件。电脑永远代替不了人脑,电脑专家永远取代不了国学专家,但电脑对人脑的辅助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仅以北京书同文公司的《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为例,只用180多张光盘,就将负载中国文化浩浩洪波的《四库全书》悉数纳入,足以显现电脑技术的辅助作用。他进一步举证说,利用电子古籍,可以完成单纯凭借人力所不能完成的学术课题——譬如,我们想对古人的“梦”进行研究,只需将“梦”这一主题词输入电子版《四库》,短短40秒后,就获得了如下检索结果:正文33844条,158341个匹配;注文8141条、36767个匹配。目前,中国古籍电子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可观的业绩,可惜这一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尚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古籍电子化成果。
据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韩理洲教授介绍,自1990年起,该中心组织40余名专家学者,查阅了500多种文献资料,做了15万张卡片,历经6载,建立起了“隋唐文化研究基础资料库”。该资料库可为校勘工作提供多种文献索引,有助于辨明伪作及重出,给文史哲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帮助,等等。试想,这类资料库若能实现资源共享,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们自然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完善资料,扩大信息,从而提高效率。
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更是迫在眉睫。广西师范大学介绍说,他们在“古典文学艺术欣赏”这门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反映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看来,借用现代的手段去开掘古典,也是新世纪带给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个机遇。